新闻中心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发布时间:
2014-01-13
来源:
作者:
—记氯锆一分厂维修组值班长陈友良的先进事迹
人物简介:陈友良,男,汉族,江西萍乡人,高中文化,1982年11月出生,2002年6月入司,在氯锆一分厂水转工序工作6年、一直担任该工序班长,2008年2月因其工作表现突出而调入机修分厂维修组,2009年5月再次因工作表现突出,破格聘任为氯锆一分厂维修组值班长。
现氯锆一分厂维修组共有钳工6人(定额8人)、电工4人、防腐工3人,共15人,承担着氯锆一分厂的维修任务,是一年四季不能空闲的班组。作为维修组值班长,陈友良时刻铭记“服务晶安、奉献社会”的责任,遵守“团结谦让、诚信敬业”的司训,弘扬“奋发开拓、产业报国”的晶安精神,秉持“知荣知耻做人,爱厂如家做事”的待人处事原则,团结带领本维修组全体员工立足岗位作贡献。该维修组曾先后多次被评为公司年度“先进班组”和“安全生产先进班组”,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公司年度“优秀个人”、“安全先进个人”。
一、组织一支精干突击队
自2009年9月份氯锆一分厂准备复产的设备及管道改造工程以来,到2010年氯锆一、二分厂合并的工艺管路改造工程(当年氯锆分厂共完成产量35726t,创历史之最),到2012年4月份氯锆一分厂三车间机械结晶工程顺利峻工及二车间包裹红氯锆试制车间的改造工程的完成,到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的氯锆一分厂一车间的拆建及设备安装工程,再到现在的三车间酸洗一体机的安装调试工程等等。
为了快速顺利完成这些工程,公司决定将这些改造项目的安装任务交给氯锆一分厂维修组。陈友良责无旁贷地接下这一系列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带头组织了一支精干的突击队伍,会同外协单位人员一起加班加点进行施工,克服了工期紧、任务重的困难,优质高效的完成了这些改造项目,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峻工及投产试运行,并达到了相应的预期效果。
二、自己先干起来再说
氯锆一分厂的原一车间及现在的二车间建厂峻工时间为1997年年底,现在的三车间建厂峻工时间为2001年2月,三个车间厂房均已陈旧破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设备老化严重及故障率高、工艺管道复杂。但氯锆分厂生产任务重(尤其是前两年),为确保生产正常、完成生产任务,这样一来,可苦了我们氯锆一分厂全体人员,特别是维修组,设备故障频发,维修、急修、抢修就成了家常便饭。在陈友良的带领下,氯锆一分厂维修组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团结协作、服从公司安排,不折不扣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在设备发生突发故障急需维修时,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当天的工作绝不过夜,自己的工作绝不推给他人,夜班的工作绝不推给白班”为顺利完成生产计划提供了保障。
陈友良自2009年担任氯锆一分厂长维修组值班长以来,工作身先士卒,脏、累、险的活抢在前。用他的活说:“我是值班长,维修组人员少,事儿多,只有自己先干起来再说,以不影响生产为原则。”陈友良自公司实行带薪休假制度以来,只在去年岳母去世时休了5天假,其余时间全奉献在岗位上,一年50多个“双休日”,他无暇享受。妻子埋怨他:“家里事你啥都不管,干脆就住在厂里不要回家算了!”陈友良性格温和,咧嘴一笑:“谁叫我家有贤妻呢!家里的一切事情我都放心”,陈妻破涕为笑、也没办法,放任自己丈夫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当中。
在本职工作上尽心尽力的同时,当分厂发生一些突发性事情,将要影响正常生产的关键时刻,陈友良不忘自己的值班长身份,不顾身体疲劳,不问是否份内工作,义无反顾地和生产线班组长及员工一起,同甘共苦战斗在生产第一线,发挥了晶安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技术革新,抓节约增效
氯锆一分厂维修组在陈友良的带领下,坚持“能用则用,能修则修”的原则,彻底摒弃“以旧换新、以换代修”的浪费现象,通过技术革新为公司降低了支出成本,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如:氯锆一分厂8台酸雾吸收塔喷淋泵,常因缺水空转(因无浮标、看不到液面),造成机封甚至电机烧毁,每次维修需要花费500元以上的维修费及一两天的维修时间,且影响环保。陈友良经过反复思考、总结后,大胆尝试,在酸雾吸收塔底部进行改良,用废旧玻璃管作材料制作了一个“液面控制开关”,这既可看清更换碱液及水后的液面,又可自动控制加液,防止喷淋泵空转造成机封或电机烧毁,同时又节约了维修成本、保障了酸雾吸收塔的正常运行,效益非常明显。
在陈友良的带动下,维修组全体人员刻苦钻研技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设备改造中碰到难题,大家集体探讨,提出改进建议、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由于公司人手比较紧张,当他们知道其它分厂需要帮助时,他们怀着分工不分家的信念,总是随叫随到,因此在其它分厂的技扩改或抢修工程中,时常都能见到他们矫健的身影,真正做到了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们。
四、重视安全、提高安全意识
维修人员是否具有有效完成任务的良好的素质,对于班组来说是这事班组建设根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班组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为此,陈友良十分注意每一个维修人员的学习教育工作,利用班前、班后及工余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学习岗位操作技能,一方面努力提高维修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理论水平及业务操作技能;另一方面,注重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坚持以人为本,以现场为阵地,以管理为重点。
为了确保生产和维修两不误,一个好的维修组离不开严谨的制度和规范的管理,更离不开一个好的基层管理者。陈友良结合氯锆一分厂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责任到人,分工明确,面对易燃易爆、高温高空及进罐作业的工作场所,深知安全的重要性。为此,积极推行了“五个突出”为出发点的工作管理思路,既突出抓好“大家安全第一”的意识,突出提高大家“我要安全”的觉悟,突出掌握“我会安全”的技能,突出履行“我管安全”的责任,突出完成“我保安全”的任务。做到安全责任到人,确保班组成员人人懂安全,人人重安全,人人讲安全。
五、班组建设有“抓手”,不当甩手掌柜
在“创建学习型企业、培育知识型员工”、“班组长培训”等富有晶安特色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陈友良,牢记自己的职责所在,懂得做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立足岗位做贡献。
班组建设有特点。作为一名普通的维修组值班长,陈友良说得好:“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完成各项任务的基础,班组搞不好,员工个人利益也无法保障。”正是陈友良有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正确认识,所以他始终坚持班组建设“以人为本,和谐公正”的原则进行管理。一是重视安全,持之以恒的组织班员学习科学知识、检修技术,夯实“以人为本”安全基础。二是根据员工特长公平安排班组日常工作,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三是关爱员工,积极主动的帮助班员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员工做朋友。四是坚持人性化管理和刚性管理相结合,班务做到公开正义,奖罚分明,不徇私情,刚正不阿,赢得员工信赖,就像刘礼华副厂长说的一样:“大家好得就像亲兄弟一样。”该班由“普通维修组”跨入公司“先进班组”就在情理之中了。
以身作则做示范。身为值班长的陈友良,从不当甩手掌柜,除了认真履行值班长职责外,坚持每天早来晚走深入生产现场巡检,做到心中有数,保证安排工作准确无误。在检修中他冲在前,身先士卒,不畏艰难,以行胜于言,带领维修组全体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与压力,出色地完成了公司与分厂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陈友良始终认为:“有为才能有位,人只有立足岗位急为企业之所急,想为企业之所想,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才是有作为的表现。”基于这种人生的价值观,陈友良做出了平凡岗位不平凡的工作业绩。陈友良怀着“为车间排难,为分厂排忧,立足岗位努力干好本职工作”的情怀,带领氯锆一分厂维修组全体员工解决了生产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喜!氯锆一分厂维修组是一个团结向上,勇于进取的集体。但毕竟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成熟和不完善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总结经验,敢于创新,把“安全”放在首位,使工作更程序化、条理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氯锆分厂的安全生产工作再做新贡献。
相关动态